工程案例
業務范圍
什么叫“外防外貼法”?其具體施工順序如何?
發布時間:2014-08-09
地下工程卷材的鋪貼方法,按其保護墻施工先后順序及卷材鋪設位置,可分為“外防外貼法”和“外防內貼法”兩種,施工時可根據具體情況選用。 外防外貼法是先在墊層上鋪貼底層卷材,四周留出接頭,待底板混凝土和立面混凝土澆筑完畢,將立面卷材防水層直接鋪設在防水結構的外墻外表面. “外防外貼法”具體施工順序如下: ①澆筑防水結構底板混凝土墊層,在墊層上抹1:3水泥砂漿找平層,抹平壓光。 ②然后在底板墊層上砌永久性保護墻,保護墻的高度為B+(200~500mm)(B為底板厚度),墻下平鋪油氈條一層。 ③在永久性保護墻上砌臨時性保護墻,保護墻的高度為150×(油氈層數+1)。臨時性保護墻應用石灰砂漿砌筑。 ④在永久性保護墻和墊層上抹1:3水泥砂漿找平層,轉角要抹成圓弧形。在臨時性保護墻上抹石灰砂漿做找平層,并刷石灰漿。若用模板代替臨時性保護墻,應在其上涂刷隔離劑。 ⑤保護墻找平層基本干燥后,滿涂冷底子油一道,但臨時性保護墻不涂冷底子油。 ⑥在墊層及永久性保護墻上鋪貼卷材防水層,轉角處加貼卷材附加層,鋪貼時應先底面、后立面,四周接頭甩槎部位應交叉搭接,并貼于保護墻上,從墊層折向立面的卷材永久性保護墻的接觸部位,應用膠結材料緊密貼嚴,與臨時性保護墻(或圍護結構模板接觸部位)應分層臨時固定在該墻(或模板)上。 ⑦油氈鋪貼完畢,在底板墊層和永久性保護墻卷材面上抹熱瀝青或瑪蹄脂,并趁熱撒上干凈的熱砂,冷卻后在墊層、永久性保護墻和臨時性保護墻上抹1:3水泥砂漿,作為卷材防水層的保護層。 ⑧澆筑防水結構的混凝土底板和墻身混凝土時,保護墻作為墻體外側的模板。 ⑨防水結構混凝土澆筑完工并檢查驗收后,拆除臨時保護墻,清理出甩槎接頭的卷材,如有破損處應進行修補后,再依次分層鋪貼防水結構外表面的防水卷材。此處卷材可錯槎接縫,上層卷材蓋過下層卷材不應小于1 50mm,接縫處加蓋條。 ⑩卷材防水層鋪貼完畢,立即進行滲漏檢驗,有滲漏立即修補,無滲漏時砌永久性保護墻,永久性保護墻每隔5~6m及轉角處應留縫,縫寬不小于20ram,縫內用油氈條或瀝青麻絲填塞。保護墻與卷材防水層之間縫隙,隨砌磚隨用1:3水泥砂漿填滿。 保護墻施工完畢,隨即回填土。相關施工技術文章
-
2014-08-09水利工程供水價格管理辦法
-
2014-07-15增大截面加固法的基本要求和工程應用
-
2014-08-09991丙烯酸酯防水卷材(W型)施工指南
-
2014-07-15裂縫修補施工方案與規范標準
-
2014-08-05屋面防水設計與施工
-
2014-08-05鋼結構的結構體系簡述
-
2014-08-09防水材料首選功能為耐久密封
-
2014-08-09解析防水卷材的厚度問題
-
2014-07-15建筑消防設施的維護保養
-
2014-08-09垃圾填埋場滲漏水解決方案